文章:Lnc 录入:admin 2008/08
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沿西北方前行约30公里,巍巍太行山间,已经建成40年的黄壁庄水库,像一块温润的绿玉跃入眼中。晚春时节,垂柳吐绿,给人以置身江南水乡的错觉。 但在大坝之外的下游方向,滹沱河依旧干涸的河床和裸露的白沙,却在提醒着华北平原长期缺水的残酷现实。 黄壁庄水库位于太行山东麓,设计总库容超过12亿立方米;连同位于其上游、总库容接近16亿立方米的岗南水库,像两道巨大的闸门,控制着作为海河支流的滹沱河超过2.3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它们不仅承担着下游数百万亩农田的灌溉重担,同时也是河北省会石家庄唯一的地表水源地。 黄壁庄和岗南,河北省两座最大的水库,供应着华北平原近300万亩农田灌溉和石家庄全部的生活工业用水。如今,这两座水库内外交困,连年的枯水期已经让水库蓄水量接近死库容,但是,它们承担的任务却日益加重,一方面要给北京供应两亿立方清水,另一方面,80公里外的水库上游,山西人正在修建一座坪上引水工程,截走的水量将近两座水库来水量的一半。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在河北南部的漳河上游修建吴家庄水库,这更是违法行为。”河北的老水利专家魏智敏难以掩饰自己的愤怒。
河北,年年都是枯水年
4月17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郊的黄壁庄水库时,调度处处长安正刚正忙着第二天的春灌放水工作。黄壁庄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端最重要的一个水库,承担着向北京应急供水的职能,必须保证一定的水位。 连日的干旱,水库里只剩下1.55亿立方水了,“这些都是给奥运会预备的。”安正刚说,石家庄的黄壁庄和岗南两座水库一共要为奥运会供应2亿立方清水。 黄壁庄和岗南两座滹沱河上的联动水库是石津灌区的主要水源,石津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农业灌区。对于石家庄、邢台、衡水3市14县的100多万农民来说,每年等待水库放水都是一件头等大事。 奥运会的任务让蓄水量本来就日益稀少的黄壁庄水库更加捉襟见肘,但这并不是最要命的事情。毕竟,这只是一项应急工程,并不是向北京供水的长期渠道,而是在河北水资源相对有保障的情况下,挤出部分水源供北京使用的临时措施。 两座水库的窘境只是河北全省水情的一个缩影。河北建有1100多座大小水库,控制了境内约95%的地表水。但是,近年来,所有水库加起来仅能蓄水不足30亿立方,还不到总库容的1/4。河北人能回想起来的最近的雨水充足的年份还是1999年,那之后,华北平原十年九旱,年年都是枯水年。
塌陷的寨里村
这50年来,整个河北浅层地下水平均下降近15米,深层地下水下降约40米。魏智敏随口向记者举出了一连串已经发生的大自然的报复:近10年来,因地下水超采,河北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了200多处大地裂,最严重的沧州比1970年代初期地陷近3米;海河防洪墙下陷两米,秦皇岛的海水内侵已经到了京山铁路线以西;北戴河的枣园里,原来供应国家领导人喝的甘甜的井水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了咸水。 最近的一次大地裂发生在距离石家庄60公里外的柏乡县寨里村附近。2008年4月底,记者前往寨里村,寻访那条长达8公里的裂缝,但是村民们似乎已经将一年多前的那次骇人的大地裂忘记了,他们更忧心的是村里的深水井。 一直以来,寨里西村1500多口人共用着一口水井。但是,自2007年以来,水井开始隔三岔五地抽不上水。为此,水井不再免费给全村供水,而是承包给个人,一罐3立方的水卖8块钱,这样的水价甚至比大城市还贵。 对于寨里西村的村民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也许再过两年,花钱也买不来水了。村里那口200多米的深井眼看着也快要干涸了,抽上来的水越来越难喝,很多时候都是泛着白沫子的黄水。“这些都是村头那些造纸厂造成的。”村民们说。 如此缺水的寨里村,周围却遍布着十多家大大小小的造纸厂。在这片没有任何河流的麦田里,所有造纸厂都是抽取地下水来造纸,污水直接排到麦田里自渗。 贫脊的寨里西村让人很难想像这里是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干旱缺水是很多地区走向贫穷的主要原因,虽然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离感受饮水危机还很遥远,但如果整个华北水资源调配方式和发展模式不改变,寨里西村的现状昭示的正是华北农村的未来。(欧阳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