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法治聚焦   |   今日中国   |   地方新闻   |   图片新闻
      订阅   |   法治要闻   |   生态环境   |   来稿荟萃   |   社会百态   |   视频访谈
记者证查询 证件号码 I1813-6443- 身份证号
设各地
网络站点
社会法治
地方频道
河北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无锡   黑龙江   内蒙古   乌兰察布    
  站内搜索
确立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
宇宙哲学观“新论点”修定稿 (1)
...
宇宙哲学观“新论点”修定稿 (2)
...
宇宙哲学观“新论点”修定稿 (3)
...
海南文昌发展“玩时间游戏” 欠款一拖再拖
本社海南文昌讯:近日接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公司曝料,称其...
纠错一、二审误判 启动再审势在必行
...
  社会法治图片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建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空降兵某旅组织多课目
广西新能源汽车首次通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湖北造”纱线出口4
  今日中国
· 台媒:大陆罕见公布南海舰队巡航钓鱼岛
· 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 科技部长寄望十二五: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 中国拒绝美国"中美日钓鱼岛对话"提议
· 中罗"友谊行动—2010"陆军山地部队训练将举行
· 中国加紧建设南海油气田
 
热点新闻
2010年全球近26万人因各种灾害失去生命(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24日

   2010年的地球不平静。地震、火山喷发、旱灾、洪水、暴雪各种自然灾害,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尾。地球仿佛是一个得了感冒的病人,一直不停的咳嗽,忽冷忽热。地球不舒服,人类就跟着遭殃。今年将近26万人因各种灾害失去生命,比过去40年来所有恐怖攻击罹难者总和还多。有媒体称,今年是"地球反扑年"。

两名海地人面对地震后的废墟


     1月12号,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全国近900万人口中约三分之一受灾,估计20万至30万人遇难。紧接着,2月智利8.8级强震,4月冰岛火山喷发、中国玉树地震,7月俄罗斯森林火灾、巴基斯坦特大洪水,8月印控克什米尔列城和中国舟曲泥石流灾害,10月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火山喷发,11月以色列建国以来最大山火。与此同时气候不断恶化,北半球雪灾、格陵兰岛冰川崩裂、中国南方五省大旱、欧洲和美国东部持续高温、中美洲飓风等,均在折磨着人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如俄罗斯山火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可能使俄罗斯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减少1个百分点。巴基斯坦三天洪水带来的破坏,远超塔利班与政府军交战3年造成的损失。

  这一年地球究竟怎么了?我们对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进行了专访,他认为: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有关。

  杨富强:极端气候的变化跟全球气候变化是有关的,比如说像今年的洪水灾害,还有干旱,都是比较大面积的出现。而且这几年来我们也经常看到出现的频率更多,而且损失更严重。

  对于今年频繁出现的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表示,地球从04年开始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今年的表现更为明显。面对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人类确实无能为力。但是造成干旱、洪灾、暴雪这些极端天气的原因,与人类脱不开关系。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人类是罪魁祸首。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认为这一趋势还会持续:

  杨富强:像台风,洪水,干旱,暴风雪的出现,从目前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是有加强的趋势,另外从中国这十几年的气候的温度记录也发现,它是在变暖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今后几年的走向恐怕在这个趋势上会进一步加强。

  来听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对今年全球地质变化情况的表示:

  孙士鋐:今年以来这个地震的灾难是非常巨大的,全球的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数量也比以往多,总共全球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是27次,近百年来,年平均7级以上地震是18次,所以7级以上地震的数量也明显高于年平均数。在1964年到2004年的这40年,全球处于地震活动相对低的水平,现在有可能进入到一个活动水平活跃的阶段,这是一个交替出现的。2004年开始到2010年,这短短6年里面发生了印尼的8.7、8.5和2010年智利8.8,全球地震活动明显的加速。

  面对各种灾难怎么办?是摆在人类面前一道现实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拯救地球也需要人类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努力,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也给出了他的建议:

  杨富强: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倡低碳生活,比如说北京拥堵,那么我们大家是不是少开车,多走路,多坐公交,这样的话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里面也有很多都是二氧化碳,也是影响温度上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温室气体。还有节约用电,节约用水,每一个人的力量看起来是非常微小的,但是如果大家都一起共同来努力,来节能,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能够做出贡献的。

  地球伤痕不是与你无关,而是与人人有关,就算气候谈判达不成一致观点。我们也应跟自己的达成一致:我们来自自然,我们要敬畏自然。

 

  友情链接: 法制日报社 中国道教协会taoist 和谐网 中国网 强网论坛 大战略 中国佛教协会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环球论坛 圣彼得堡 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国防部 京华论坛 西陆论坛 中国评论新闻 米尔军情网 网易论坛 新华网 大旗网 51军网 俄罗斯之声 共识网 价值中国网 中搜论坛 维普网 百家期刊 上海滩 sohu 草根网 南方论坛 社区论坛
Copyright © 2000-2009 ln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社会法治新闻社、社会法治新闻杂志社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均为社会法治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社会法治新闻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