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法治聚焦   |   今日中国   |   地方新闻   |   图片新闻
      订阅   |   法治要闻   |   生态环境   |   来稿荟萃   |   社会百态   |   视频访谈
记者证查询 证件号码 I1813-6443- 身份证号
乌兰察布
频道
社会法治
地方频道
河北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无锡   黑龙江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中国法治新闻》
  站内搜索
确立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
由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特别是内蒙古兴和县工商局流通领域监管不力,没有定时抽查熟肉制品市场,...
社会法治新闻网乌兰察布站工作人员名单
社会法治新闻网乌兰察布站工作人员名单公告...
集宁区两家黑加工窝点被查封 食药安全检查
2014年12月30日,新年来临之际,在集宁区工农路附近一偏僻厂区,乌兰察布市食药局联合集...
乌兰察布消防参加集宁区110宣传日活动启
2015年1月10日是全国第29个“110”宣传主题日,根据自治区消防总队转发《关于印发自...
乌兰察布新版旅游“微门户”即将面世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增加,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
  社会法治图片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建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空降兵某旅组织多课目
广西新能源汽车首次通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湖北造”纱线出口4
  今日中国
· 台媒:大陆罕见公布南海舰队巡航钓鱼岛
· 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 科技部长寄望十二五: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 中国拒绝美国"中美日钓鱼岛对话"提议
· 中罗"友谊行动—2010"陆军山地部队训练将举行
· 中国加紧建设南海油气田
 
济南三成受访学生曾遭同学欺负

文章:Lnc    录入:admin      2008/08

施暴者中女生占到34.2% 
动机主要是报复、嫉妒 

     近日,广东、昆明接连出现女学生打人事件,有的人施暴后,还将打人视频挂到网上。日前,记者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研究所获悉,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济南31%的在校生曾遭受同学欺负,而在施暴者中,女生占到34.2%。女生暴力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上升的趋势。

    被两名女同学踩踢头部

     在山大齐鲁医院心理科,记者见到了16岁的杨莉。她是该院一名医生的侄女,曾亲历过校园暴力。
     去年10月,杨莉和朋友光顾自己家附近的一家音像店,刚要离开时,遇到两名同校女生,其中一名女孩向她“借用”手机,遭到拒绝后,她们便开始打她。
    “她们从后面走过来,”杨莉说,“其中一个女孩揪住我的头发,把我拽倒在地。她们用脚踩、踢我的头部。我头被打出血,说不出话来。”“当我的朋友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她们说,‘她的身材太差’”,杨莉说。
     朋友赶紧给母亲打电话求助,朋友的母亲立即赶到,把杨莉救出“魔爪”,并送到医院治疗。
     经检查,她的鼻子破裂,嘴角被踢伤,头发也被扯掉了一些。

    女孩出拳多因嫉妒等“小事”

    “这只是冰山一角。”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研究所主任刘金同说,去年,该中心曾对济南三万多名中学生发放了一份《安全状况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1%的在校生说曾遭受同学欺负,29.5%的女生亲眼目睹过别人被打或被劫钱。而在施暴者中,女生占到34.2%。
     刘金同说,女生施暴主要表现为虐待。如群体虐待,表现为一群女孩虐待一个,且手段非常残酷。在旁人看来,这些女孩的做法比男孩更可怕—— 长时间地,甚至通宵达旦地变着法污辱一个人,并且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犯了一个特别小的过错,如某次聚会没来,某个女孩长得漂亮、容易让男孩产生好感,或者就是看她不顺眼……“女孩作案的动机比较集中,主要就是报复、嫉妒、排他。”刘金同说。青春期女生如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信任,就会心藏怒火,且容易把怒火转移到打人上。由于青少年自控力较差,被打对象如有丝毫反抗,打人者就会理解为挑衅,“粉拳”也就变铁拳了。

   “以牙还牙”的家庭教育

   “身为女孩子,却想像男性那样变成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济南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张老师说,这折射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女生暴力事件多发生在中学阶段。”张老师认为,这是由于青春期女生性别认同常常出现模糊。由于学校里的女性教师占据绝对优势,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常常担任班干部等职务,比较强势,而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身份”。
     女生暴力事件只是如今青少年暴力倾向发展的一个缩影。刘金同认为,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不容小觑。她说,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及部分家长“不要示弱、吃亏”的过激教育,使得青少年有机会便会在现实生活中模仿甚至予以“创新”。

    应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如今,转发手机暴力视频已成校园的一种“时尚”。记者在“泉城校园网”论坛上,找到了网友上传的11个校园暴力视频,其中六个是女生暴力事件。
    “这些视频或事件在学生当中流传,其实早已形成一种恐慌心理。”济南市某重点中学语文组组长谢老师说,事实上,不少学生在接触过这些暴力视频后曾说,担心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上周,有个女生来找我谈心,就是因为那段时间她和班上某个同学闹了些小矛盾,那个同学就发短信恐吓她,会以网上某视频的方式整她”。
    “学校也应加强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和引导,让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懂得关爱他人,不让‘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在校园中滋生。”
      山东德义律师事务所律师苏传孝说,受害人可申请民事赔偿。(孙昊 余娟)

  友情链接: 法制日报社 中国道教协会taoist 和谐网 中国网 强网论坛 大战略 中国佛教协会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环球论坛 圣彼得堡 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国防部 京华论坛 西陆论坛 中国评论新闻 米尔军情网 网易论坛 新华网 大旗网 51军网 俄罗斯之声 共识网 价值中国网 中搜论坛 维普网 百家期刊 上海滩 sohu 草根网 南方论坛 社区论坛
Copyright © 2000-2009 ln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社会法治新闻社、社会法治新闻杂志社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均为社会法治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社会法治新闻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