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法治聚焦   |   今日中国   |   地方新闻   |   图片新闻
      订阅   |   法治要闻   |   生态环境   |   来稿荟萃   |   社会百态   |   视频访谈
记者证查询 证件号码 I1813-6443- 身份证号
乌兰察布
频道
社会法治
地方频道
河北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无锡   黑龙江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中国法治新闻》
  站内搜索
确立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
由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特别是内蒙古兴和县工商局流通领域监管不力,没有定时抽查熟肉制品市场,...
社会法治新闻网乌兰察布站工作人员名单
社会法治新闻网乌兰察布站工作人员名单公告...
集宁区两家黑加工窝点被查封 食药安全检查
2014年12月30日,新年来临之际,在集宁区工农路附近一偏僻厂区,乌兰察布市食药局联合集...
乌兰察布消防参加集宁区110宣传日活动启
2015年1月10日是全国第29个“110”宣传主题日,根据自治区消防总队转发《关于印发自...
乌兰察布新版旅游“微门户”即将面世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增加,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获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近年...
  社会法治图片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建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空降兵某旅组织多课目
广西新能源汽车首次通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湖北造”纱线出口4
  今日中国
· 台媒:大陆罕见公布南海舰队巡航钓鱼岛
· 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 科技部长寄望十二五: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 中国拒绝美国"中美日钓鱼岛对话"提议
· 中罗"友谊行动—2010"陆军山地部队训练将举行
· 中国加紧建设南海油气田
 
地方新闻
内蒙古17.43万人参加"省考" 规模最大热门职位3000:1

  “请把和考试无关的物品放到指定区域,把身份证和准考证放在课桌的右上角……”4月25日9时,内蒙古自治区党政群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笔试开考。记者从内蒙古人事考试中心了解到,此次笔试地点分布在全区12个盟市,共设考点136个。其中,首府有34个考点。

  今年全区计划招录公务员和参公单位工作人员3832人,由于有部分岗位出现零报考或者不够开考条件,最终确定招录3518人,确认参考人数为17.43万人,是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热门职位3000人争一岗

  在全国公务员参考人数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区今年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达到17.43万人,比上一次公务员考试增加了100人,成为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从竞争比例上看,今年我区公务员考试最终确定招录3518人,17.43万人参考,竞争比例高达50∶1。

  对此,自治区公务员局副局长谢学智表示,今年公务员考试人数之所以增加,归根到底是就业问题。正值2015届应届毕业生求职热潮,还有一些没有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导致考生基数大,加之一些在职人员的报考,人数必然上升。此外,近年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变弱,而考公务员对老百姓来说,是实现就业的一个途径,这也是导致公务员考试热的一个原因。

  据谢学智介绍,在本次公务员考试中,有175个职位出现了零报考,如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一职等。有的则是一个职位招录1人,却有近3000人报考,如包头市公安局机关监所管理6一职。对于公务员职位报考比例出现差距大的现象,谢学智说,其实每个岗位的待遇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不好,考生不能带着职位歧视的态度报考职位。谢学智呼吁,从锻炼人的角度看,考生应该报考基层职位,一是因为基层需要人才,如果考生到了基层是人才,但到了所谓的“好单位”,就可能被埋没。所以,报考职位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准毕业生“水军”多

  “应届毕业生考生免费考试,我就是想借这次机会来试试,如果考上了更好,考不上也无所谓。”即将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高一萍告诉记者,因为考前学校的事情比较多,比如写论文、找实习单位、办理离校手续等,导致她都没有好好复习,她只当这次考试是一次练习。

  记者了解到,高一萍报考的是鄂尔多斯市公安局的一个职位,考试内容除了考《行测》和《申论》外,还有一门《公安专业基础知识》,要考两天。两天考试结束后,高一萍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着急上网对答案。“我考的很不好,一点希望都没有,但起码我知道了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和方向。我下次还会参加公务员考试。”高一萍说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考试中,应届毕业生也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他们多是来“试水”的。“现在好工作这么难找,为啥不考公务员啊,工作稳定,说出去又好听。”同为应届毕业生的杨阳也参加了此次考试,她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找了好几份工作,每天都奔波在去面试的路上,一段时间下来后,她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很疲惫也很灰心的她,选择了考公务员。“我这次是来试手的,下次我一定会好好考。”杨阳满是信心。

  《申论》关注反腐环保创客

  《申论》向来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头戏。今年的《申论》考题涉及创客、反腐、环保等内容,让不少考生眼前一亮。

  比起往年鲜少露面的政治敏感性材料,今年《申论》题材打破常规,与国家政策相呼应,除了赶时髦考查两会新词创客、节日反腐令、《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海鲜饭店的奢侈消费等,有关反腐的材料比比皆是,还透露出公考《申论》命题的“清廉”新风。

  张晓峰是一位参考的在职人员,他在考完《申论》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还在抱怨单位为什么把职工福利取消了,没想到“福利归零”话题竟然在《申论》考题中碰到,这让他感觉很贴近生活。

  除此之外,一直备受关注的环保也成为今年的《申论》材料内容。这其中包括一位环保志愿者在推广垃圾分类时遇到的问题:居民分类垃圾不持久、垃圾转运不分类、未充分重视资源回收的作用、对垃圾分类投入不够等;材料中的另一人面临的是秸秆仍在焚烧的问题,虽然有政策支持,但秸秆回收效率不高。题目要求考生归纳两人在基层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困境的方法。

  “创客是一个潮词,曾经出现在两会中,没想到《申论》这么跟潮流,竟然出题考‘创客’。”一位参加过多次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王佳告诉记者,今年的《申论》最后一道考题是让考生围绕“习惯的是是非非”展开论述,字数要求较去年的1200~1500字变成1000~1500字。从难度上讲,没有将内容具体化,涉及面广。

  有关教育专家杨一涵分析,今年的《申论》试卷并没有艰涩难懂的哲理名言,没有高难要求的政策分析,从给定资料到作答要求,都是亲近社会,亲近生活,中规中矩。尤其是材料里将生活中人们的日常经历穿插其中,让考生有熟悉感。

  《行测》题量大

  “题量太大了,我都没答完……”当日11时许,杨凌从考场走出来,第一时间给家人打电话报告考试情况。

  杨凌是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她告诉记者,今年的《行测》考题难度并不大,但是题量多,有的题读起来太浪费时间,不读又不甘心,最后导致有1/5的题都没来得及看,这让她很郁闷。

  和杨凌有同感的考生并不在少数,今年即将毕业的杨燕妮也表示,《行测》题量太大了,因为第一次考没经验,在数量关系部分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自己有1/4的题都没有看,直接蒙答案涂卡。“这次就当是一次练习吧。”杨燕妮无奈地说道。

  有关教育专家郝曜华告诉记者,今年的《行测》依旧包括常识判断、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难度系数与往年持平。人文历史、科技生活两学科依旧是考查重点。比如,考题中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莽汉形象,让考生将张飞、程咬金、李逵、牛皋按出现的时间排序。更有些考题是让考生根据平时的信息积累做出判断,如第一题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让考生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后,身边生活是否有这样的变化:以后高考可以不分文理科,夫妻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独生子女便可生二胎,今后有可能工作到65岁才退休。

  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公考”《行测》题中,还出现了马航失联、网络安全、心理学效应等热点考题。

  5月20日左右出成绩

  谢学智告诉记者,笔试结束后,由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此次考试分数预计在5月20日左右出炉,届时考生可以登录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

  据了解,此次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成绩将按照《行测》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考生笔试成绩。即考生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考生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40%+公安专业知识成绩×20%。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考生,在合成笔试综合成绩前每科成绩上加2.5分。

  值得注意的是,凡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上人数不足3∶1的职位,将相应减少录用人数或予以取消,笔试成绩并列而超出3∶1的,一并进入资格复审范围。

  受在职人员热捧

  “我们单位最近不景气,听说要裁员,我思来想去,趁着年轻还是考考公务员比较好,起码比较稳定。”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吴丹在当日早早来到内蒙古工业大学考点,她手里拿着小本子,一直盯着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吴丹告诉记者,她目前在一家私企工作,薪资待遇能达到4000多元,但是工作中的不稳定性因素让她退缩了,她想找一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所以选择了考公务员。她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在社会保障、就医等福利待遇方面都比一般工作要好。

  无独有偶,同为在职人员的包小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公务员不太好考,平时工作没有时间学习,跟那些学生没法比。”包小龙当日被分到了呼和浩特市第十九中学考点,看着身边年轻的学生,心里有点没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公考”参考人员中,在职人员占一定比例,他们多是因为公务员的稳定性来参考的。

  友情链接: 法制日报社 中国道教协会taoist 和谐网 中国网 强网论坛 大战略 中国佛教协会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环球论坛 圣彼得堡 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国防部 京华论坛 西陆论坛 中国评论新闻 米尔军情网 网易论坛 新华网 大旗网 51军网 俄罗斯之声 共识网 价值中国网 中搜论坛 维普网 百家期刊 上海滩 sohu 草根网 南方论坛 社区论坛
Copyright © 2000-2009 ln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社会法治新闻社、社会法治新闻杂志社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均为社会法治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社会法治新闻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