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法治聚焦   |   今日中国   |   地方新闻   |   图片新闻
      订阅   |   法治要闻   |   生态环境   |   来稿荟萃   |   社会百态   |   视频访谈
记者证查询 证件号码 I1813-6443- 身份证号
内蒙古
频道
社会法治
地方频道
河北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无锡   黑龙江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中国法治新闻》
  站内搜索
确立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
社会法治新闻网内蒙古站工作人员名单
社会法治新闻网内蒙古站工作人员名单...
习近平: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 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主席、中央军委带动推进军队党的群众路线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全程给予有力...
李克强在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上的主
当地时间10月11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并发表题为《...
李克强总理访德的三大“看点”
10月9日至12日李克强总理在柏林与默克尔总理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对德国进行正式访...
  社会法治图片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建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空降兵某旅组织多课目
广西新能源汽车首次通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湖北造”纱线出口4
  今日中国
· 台媒:大陆罕见公布南海舰队巡航钓鱼岛
· 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 科技部长寄望十二五: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 中国拒绝美国"中美日钓鱼岛对话"提议
· 中罗"友谊行动—2010"陆军山地部队训练将举行
· 中国加紧建设南海油气田
 
【打造亮丽风景线·建设“五大基地”】内蒙古煤炭转型正当时

【打造亮丽风景线·建设“五大基地”】

跳出简单挖煤卖煤困局——内蒙古煤炭转型正当时

  内蒙古煤炭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8000多亿吨,位居各省区首位。“一煤独大”,曾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区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它曾为内蒙古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辉煌,也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

  2013年3月,自治区党委提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将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走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传统发展方式。这为我区煤炭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014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改善环境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内蒙古规模化发展煤化工、推动清洁能源输出迎来新的机遇。

  根据规划,预计2019年前,内蒙古将有336亿立方米煤制气、592万吨煤制油、500多万吨烯烃、200多万吨乙二醇、1900多万吨煤制尿素等将陆续投产,由此将消化并减少原煤运输量近2亿吨。加上电力用煤,全区原煤就地转化率将达到一半以上,还可直接提供约1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约4000亿元GDP增长。

  眼下,正值项目施工的黄金期。准格尔煤制气工业园区内,年产1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积极备战开工。项目承建方之一的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王东,对这个目前为国内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煤制气项目自信满满:“它的技术将是世界上最领先的,环保水平是有示范性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是有典范性的,它也将成为内蒙古的一张产业名片。”

  包括这个项目在内,我区有5个煤制气、煤制油项目即将上马。28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200万吨的煤制油,223亿元的投资,这个规模的分量已经昭示,我区煤炭转型正当时。作为国家高水平新型煤化工试验示范基地,我区跳出简单挖煤卖煤的困局,致力于提高煤炭就地加工转化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了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的产业革命。

  黄金10年终结

  “一煤独大”,曾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区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它曾为我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辉煌,也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

  我区煤炭资源富集,已探明储量8000多亿吨,位居各省区首位。以2002年产量首次过亿吨为标志,我区煤炭产业迎来10年黄金期:2002年,全区煤炭产量达1.1亿吨,实现销售收入88.5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占5.1%。到了2011年,全区煤炭产量攀升至9.8亿吨,实现销售收入3867.9亿元,实现利润878亿元,在全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上升至21%。

  “这一时期,我区煤炭最高利润占到全部工业利润的近一半,10年煤炭利好带动了我区GDP增速连续8年全国第一。”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秉军说。

  时间到了2012年,煤炭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受煤炭需求大幅回落、产能过剩、进口煤炭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一年,全国煤炭价格、利润开始下跌。

  2013年,全区煤炭价格、利润、税收均出现负增长。与煤价最高的2011年相比,2013年全区煤炭行业收入减少1100亿元,煤炭利润同比下降23%,煤炭企业亏损面达23.8%。近1/3生产煤矿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煤炭企业笼罩在“三辈子花不尽,变成三辈子还不完”的危机之中。挖出煤就能卖、还能卖上好价钱的煤炭黄金10年终结了。

  在这种情势下,我区认真审视煤炭产业的现状,研判未来发展。一方面,市场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单纯卖煤挖煤已难以为继、支撑长远,必须实现煤炭就地转化增值。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国内对清洁能源需求稳定增长,对煤炭就地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也为我区发展现代煤化工提供了机遇。

  如何发挥优势、做好煤炭转化这篇文章,历史性地摆在内蒙古面前。

  专家分析,我国石油资源不足,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加快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相关细则,明确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城市群大幅消减煤炭消费量,这为我区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加快清洁能源输出提供了有利机遇和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煤炭净调出地区,要求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发展、总量控制的要求,全面展开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

  2013年3月,自治区党委提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将我区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双管齐下,我区开始了切实有效的行动。据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秉军介绍,一方面,我区加快推进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基多联产、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工程示范,优化煤炭利用方式和能源结构;另一方面,以技术升级换代、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甲醇、化肥、电石等传统煤化工升级改造步伐,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增值。

      清洁能源成“主打”

  走进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成套技术令人啧啧赞叹。神华年产100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核心技术的国家。

  “十一五”以来,我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煤化工项目,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五大示范工程的全国首套装置均在我区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煤化工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伊泰年产16万吨煤制油项目是我国“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项目中首个达产的项目,也是国内煤炭间接液化完全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条生产线。神华和伊泰两个煤制油示范项目均实现了安、稳、长、满、优运行目标。

  作为世界首套特大型煤基甲醇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自建设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烯烃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在工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烯烃最常用的工业合成途径源于石油的裂解,我国又是缺油的国家,烯烃生产能力有限。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总经理武兴彬说:“我们开辟了一条以煤为原料生产烯烃、聚烯烃的新型煤化工技术路线,甲醇制烯烃核心装置采用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DMTO(甲醇制低碳烯烃)工艺技术,奠定了我国在煤制烯烃工业化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与以石油为原料的传统工艺相比,煤制乙二醇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节约石油资源等各种优势,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能源战略,对于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掌握了全球首创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及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已建成一套年产20万吨乙二醇联产10万吨草酸生产装置,是我国煤化工五大重点示范工程之一。

  作为国内首批煤制气示范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进入商业化运营的煤制气项目,大唐克什克腾旗40亿立方米煤制气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经过4年的引进、消化和改进国际先进技术,该项目形成了一套适合北方褐煤气化的技术路线,一期工程于2013年11月成功投运,目前已向北京输送天然气2亿立方米。

  大唐多伦年产46万吨聚丙烯项目,是利用褐煤生产优质烯烃产品的示范工程。到2013年,实现连续稳定生产。

  这些试验示范项目的成功,为我区乃至全国煤化工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现代煤化工企业总产量50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比简单卖煤增值640亿元,税收110亿元,产业升值平均比率约为4倍左右,就地转化并减少近1亿吨原煤运输量。东北三省、京津冀、湖北、湖南等省市与均我区签订煤制天然气协议,规模达300亿立方米。

  目前,新一轮现代煤化工项目规模化建设已拉开序幕。2014年,我区全力推进8个煤炭清洁能源新项目,计划投资2699亿元,建设总规模达到336亿立方米煤制气、450万吨煤制油。其中,国家发改委已核准正在建设的项目3个,包括大唐克旗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第二条生产线、第三条生产线建设,汇能16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总投资775亿元;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有5个项目,包括北控集团、河北建投、中海油3×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新蒙能源8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兴安盟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华星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伊泰200万吨煤制油项目,总投资达1924亿元。根据规划,这些项目将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建成。

  煤制烯烃、乙二醇方面同样有大手笔。中天合创一期360万吨甲醇项目已取得“路条”,一期生产的甲醇全部用于二期14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总投资527亿元;包头神华煤制烯烃二期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制70万吨烯烃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预计投资214亿元;中电投年产8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也取得“路条”,计划投资140亿元;神华呼伦贝尔褐煤综合利用多联产升级示范项目取得“路条”,计划投资449亿元。

  传统“瞄准”新型化

  煤制清洁能源建设,为我区煤化工产业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但目前其在煤化工领域占比较小。“十一五”期间,自治区传统煤化工产能比重、煤炭转化量比重、产值比重分别为75%、65%、70%,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秉军说:“传统煤化工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低,产品单一,附加值低,成本高。必须用先进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延伸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

  在传统煤化工中,电石、焦炭、煤制化肥占全区化工产业总产值的80%。抓住这三方面,也就抓住了我区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电石产业占全区化工产业总产值的20%。我区电石产业改造升级主要采用密闭式电石炉替代非密闭式电石炉,回收利用电石尾气用来烧石灰或作为其它燃料,或经过处理后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目前,全区电石行业已经完成80%的改造升级,内蒙古君正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形成电石-PVC-塑料制品、电石-PVA(聚乙烯醇)-合成纤维、电石-1,4-丁二醇等产业链,彻底解决了自治区电石行业存在的废气、高温余热、废渣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延长了产业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焦炭占全区化工产业总产值的40%。我区焦炭技术改造主要是焦炉气全部回收利用,焦油、粗苯副产品全部回收,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经过技术改造升级,全区焦化行业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焦油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构建起煤焦化-煤焦油-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煤焦化-焦炉煤气-LNG、煤焦化-焦炉煤气-甲醇、煤焦化-焦炉煤气-甲醇-芳烃等多条产业链。如今,“点天灯”的现象已成历史,焦炭产业华丽转身加速了我区煤化工规模化生产的进程。

  煤制化肥占整个化工行业产值的20%。我区采用先进适用的国内自主煤气化、净化、合成技术和国产化大型设备,对现有煤制化肥产业(合成氨、尿素)进行改造、提升。目前,全区已形成煤制合成氨生产能力408万吨,煤制尿素生产能力574万吨。而在国内、国际同行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的装置设备、工艺技术,加之成本优势,使得我区煤制化肥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经过创新升级,我区传统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融合速度持续加快,产品附加值日益提升,资源、能源优化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走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的传统发展方式。这为我区煤炭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明确了方向。2014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改善环境质量,走出一条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发展之路,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支撑。我区规模化发展煤化工、推动清洁能源输出迎来新的机遇。

  根据规划,预计2019年前,我区将有336亿立方米煤制气、592万吨煤制油、500多万吨烯烃,200多万吨乙二醇、1900多万吨煤制尿素等将陆续投产,由此将消化并减少原煤运输量近2亿吨。加上电力用煤,全区原煤就地转化率将达到一半以上,还可直接提供约15万个就业岗位,带动约4000亿元GDP增长,届时我区煤炭产业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友情链接: 法制日报社 中国道教协会taoist 和谐网 中国网 强网论坛 大战略 中国佛教协会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环球论坛 圣彼得堡 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国防部 京华论坛 西陆论坛 中国评论新闻 米尔军情网 网易论坛 新华网 大旗网 51军网 俄罗斯之声 共识网 价值中国网 中搜论坛 维普网 百家期刊 上海滩 sohu 草根网 南方论坛 社区论坛
Copyright © 2000-2009 ln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社会法治新闻社、社会法治新闻杂志社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均为社会法治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社会法治新闻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