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法治聚焦   |   今日中国   |   地方新闻   |   图片新闻
      订阅   |   法治要闻   |   生态环境   |   来稿荟萃   |   社会百态   |   视频访谈
记者证查询 证件号码 I1813-6443- 身份证号
天津
频道
社会法治
地方频道
河北   内蒙古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无锡   黑龙江   内蒙古   乌兰察布    《中国法治新闻》
  站内搜索
确立东方的大陆文化中华文明“公道、和谐、责任”普世价值观
重庆第一中院二审判决仍有误 启动再审势在
中国法治新闻(张木良,刘建)报道:近日,绵阳市佳庆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舒文学再次向本社爆料,称...
涪城公安有法不依、举案不立为哪般
中国法治新闻社(记者:刘建、张木良)北京报道:近日,绵阳市佳庆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舒文学向本社...
淮安民企职务侵占一案何时现曙光
中国法治新闻(首席记者郭明文)北京报道:近期,我社收到江苏淮安市东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举报...
绵阳盐亭交通整改无方、隐患频发之新闻追踪
2013年2月8日春运期间,中国法治新闻(记者:申雪、苏洪兵)在本社官方网刊文《盐亭县城区...
关于吕梁市原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李马全违法
我叫白强祥,男,现年65岁.中共党员,原任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用联社副理事长,主持工作。现...
  社会法治图片新闻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建
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空降兵某旅组织多课目
广西新能源汽车首次通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湖北造”纱线出口4
  今日中国
· 台媒:大陆罕见公布南海舰队巡航钓鱼岛
· 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
· 科技部长寄望十二五:中国成创新型国家
· 中国拒绝美国"中美日钓鱼岛对话"提议
· 中罗"友谊行动—2010"陆军山地部队训练将举行
· 中国加紧建设南海油气田
 
打工女子辞职遭拒 男友与其老板斗殴双双身亡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14日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7月14日报道:距离惨案发生已近一个月,但回到饶平老家的张楚娟依旧惊魂未定。

  6月21日发生的事,对还差一个月就满18岁的张楚娟而言,将成为一个永远的梦魇。那一天,她19岁的男友为了她与工厂的劳资纠纷,带人与该厂老板斗殴致2死6伤。死者正是其男友和老板。

  目前,参与斗殴的打工仔中已有6名被抓获,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警方仍在加紧案件的审讯和取证工作。

  辞工不成引血案

  去年金融风暴后,张楚娟失业了。

  今年过完春节后,她跑到汕头找工作。然而,金融危机影响犹在,不少工厂都未开工。她找了半个月也没找到活干。

  3月1日,她在路上看到一家毛织厂的招聘启事。因为自己去年就在毛织厂工作,有当缝盘的经验,便跑去应聘。由于有货,这家毛织厂的老板二话不说就让她当天开始上班。与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用工手续,张楚娟便上岗了。

  这是一家小型作坊式工厂,跟她之前待过的工厂情况差不多。张楚娟说,工厂在一个巷子里,空间并不大,空气里总弥散着一股霉味,光线也不好。里面做工的多是农村出来的女孩,大概有20多人,最小的只有15岁。

  她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上午8:00到晚上9:30,除去休息时间,每日的工作时间长达11.5小时。但尽管这么辛苦,她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0元。

  在这家工厂,工作比以前更累,赚的钱却更少了。一个多月后,张楚娟提出辞工,并要求领回自己该得的工资。

  然而,她的辞工请求并没有得到老板的同意。老板要求她做到端午节,否则扣押工资。为了领到工资,张楚娟只能听从老板安排。

  捱到端午节,她又去请辞。谁知老板反口,要她做到中秋。碍于被押的1000多元工资,张楚娟不敢贸然离开。此后,她又多次提出不干,老板却死活不肯放人。

  6月21日,张楚娟再一次辞工被拒后,万分气恼,遂向男友诉苦。她的男友是大她一岁的同村男孩张伟泰,在当地一家机绣厂工作。6月22日,张伟泰与另两名老乡找到工厂,质问老板为何不肯让张楚娟辞工。老板一句“不肯就是不肯”惹恼了几个年轻人,双方发生争执。之后,老板竟找来几个壮汉,殴打张伟泰等人,并强迫他们写下保证书,留下身份证复印件。

  当天中午,浑身是伤的张伟泰在喝下一瓶药酒后,召集10多个朋友,再去找老板理论。当天,双方发生群殴,张伟泰和工厂老板在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半数初中生辍学打工

  张楚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吓傻了。不知所措的她,躲到一个朋友处,不敢露面。当天晚上,她从电视上看到关于此事的报道,报道中提及她在案发后潜逃。她觉得有必要站出来澄清,于是最终走进派出所交待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被查证确实不曾参与斗殴事件后,张楚娟被放了出来。回到家后,她变得沉默。晚上还常常做恶梦。三年前放弃学业出去打工的时候,她无法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遭遇。

  2006年,张楚娟没读完初二就辍学了。她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读书的料。眼看不少同龄人都外出打工,她也向家里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家里人并没有反对,在她的父母看来,孩子能早点出来工作,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她的姐姐也是没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的,刚工作每个月的收入就有近千元。这对一个死守着一亩多地、年人平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于是,当时年仅15岁的她也进了当地一家陶瓷厂。

  张楚娟死去的男友张伟泰也是在初二辍学出去打工的。他和张楚娟一样,都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不如早早出来赚钱。张伟泰有两个妹妹,读书成绩还不错。哥哥自愿提早走上社会,扛起供妹妹读书的重任。

  像张楚娟和张伟泰这样初中未毕业就走上打工路的未成年人,在他们的家乡三饶镇并不少见。张楚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她的很多同学都跟她情况差不多,如今还在上高中的只有寥寥数人。她所在的马岗村楼园村小组,22户人家中共有13个未成年学生,在2008-2009年度,就有一半以上的人辍学后外出打工。据保守估计,3500多人的马岗村也有上百个未成年辍学生变身打工族。

  地处饶平北部山区的三饶镇,有5万多人口,经济长期以农为主。近10多年来,当地陶瓷企业发展迅猛,至今已有上百家。繁荣的陶瓷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以及未成年人走进工厂打工。

  当地人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随着暑假的来临,将有更多的孩子走进工厂。除了当地陶瓷工厂,临近澄海的玩具厂和汕头的服装厂等,也是未成年人打工的去处。

  外出务工是生活所迫

  张伟泰和张楚娟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对于子女们未成年便外出打工,他们持支持态度。他们说,农村人很实际,打工就是为赚钱。一个孩子出去打工,能为家里减轻不小负担。

  张伟泰的父亲说,种田的人没什么收入,一年所得就是田里收成的两三千斤稻谷。如果不出外打工,生活难以为继。妻子身体不好,他除了种田,也常常打些零工。孩子读书的费用,大部分靠亲戚资助。

  当儿子提出辍学打工时,他和妻子都没有反对。他们感到很欣慰,唯一的儿子终于可以为家里分忧了。他的两个妹妹,一个读初中,一个去年刚刚考上了饶平当地最好的高中。

  不久前,张伟泰所在的工厂刚刚提拔他当了领班,每月工资有1500元左右,已开始有能力顾及家庭。可就在此时,人却不在了。父母们完全没料到,过早地让孩子踏入社会会带来如此的不幸。出去打工的孩子进的是什么工厂,是否有所保障,他们知之甚少。因为,艰辛的日子,让他们无暇顾及,只盼望孩子能挣回钱。

  而南方农村报记者从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了解到,90%的打工者没有与企业签劳动合同。因为他们大多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加上年龄又小,正规的工厂根本进不了,只能进入一些对员工要求不高、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的“三无”工厂。对于这些工厂,他们又爱又恨。

  张楚娟的父亲不停地摇头,叹息女儿进了“黑心厂”,怪那个老板心太狠,不仅以工钱相要挟,甚至动手打人。但对于女儿该用何种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他一无所知。

  据当地人介绍,导致农村未成年人辍学外出打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贫困。在三饶镇,农民人均4分多地,有一半农民死守田园,收入微薄,单子女读书所需的生活费用就已负担不起。为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无心向学的未成年人提早进入社会。二是山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差,学生中厌学情绪浓厚,学校学习氛围淡薄。进入初中,升学无望的学生纷纷谋划外出打工。三是攀比之风。山村农民仍存有“早挣钱、早立家”的观念,只知道要“富口袋”。看到同村的人盖了洋房,就动员自己的子女早点出去打工。(张耿裕对本文亦有贡献)(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者按 暑假到了,又有不少农村孩子要走进工厂做“暑期工”。用他们父母的话说,孩子一个月只需挣三四百元,就可以解决一个学期的生活开支,为家里减轻负担。事实上,在农村,未成年人外出务工的现象并不鲜见。

  这些未成年的孩子,由于学历较低,且无一技之长,往往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多数人只能进入“三无”工厂,在缺少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忍受老板的剥削。

  我国法律将未成年务工人员分为未成年工和童工两类,其中未成年工指16至18周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使用未成年工必须向当地县级以上劳动部门报备,之后才允许未成年工持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未成年工登记证》上岗。法律同时明令禁止使用童工。然而,在很多未成年人得以进入工厂打工的地方,这些法律规定形同虚设。

  可以说,张伟泰们的悲剧,在他们提早进入社会之初,就几可预见。近些年来,未成年人“打工未成先犯法”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这些惨痛的教训提醒广大农民家长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放任未成年子女独自外出打工,也提醒各级政府注重农村教育,留住更多未成年人接受高中阶段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友情链接: 法制日报社 中国道教协会taoist 和谐网 中国网 强网论坛 大战略 中国佛教协会 中华网 中国经济网 凤凰网 环球论坛 圣彼得堡 华人协会 中国政府网 中国台湾网 国防部 京华论坛 西陆论坛 中国评论新闻 米尔军情网 网易论坛 新华网 大旗网 51军网 俄罗斯之声 共识网 价值中国网 中搜论坛 维普网 百家期刊 上海滩 sohu 草根网 南方论坛 社区论坛
Copyright © 2000-2009 lnc-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社会法治新闻社、社会法治新闻杂志社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均为社会法治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社会法治新闻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